
2018年,郭存锁上山采药,却意外发现了三只神似“凤凰”的鸟,便掰碎馒头去喂,不曾想命运的轨迹因此改变。
一、饲养“凤凰”的老人
“身上好几种颜色,尾巴特长,特别好看,像‘凤凰’。”
2023年,山西运城柳江河村村民郭存锁接受媒体采访,讲述了他与红腹锦鸡的故事。
2018年冬,年过六旬的郭存锁上山本是为采些药材,但在半路却意外发现了三只特别漂亮的鸟,鸟的外貌特征与传说中的“凤凰”格外相似。
后来郭存锁通过打听和查阅资料才得知,那“凤凰”原来是“红腹锦鸡”。
红腹锦鸡是我国特产鸟类,它们羽色艳丽,有长尾,与我国神话传说中描述的神鸟凤凰有诸多相似之处,因而有不少人认为,所谓的凤凰其实就是红腹锦鸡。
但正是因为它们的长相过于漂亮,导致偷猎现象泛滥,数量急剧减少。
如今,红腹锦鸡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,依据《刑法》,对其进行非法猎捕或杀害的,情节特别严重的可以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而当时,郭存锁对此并不知晓,他只是觉得鸟儿在冰天雪地里找不到食物怪可怜的,就将自己的馒头掰碎了撒在地上,躲在一边看鸟儿来吃。
之后的一段时间,郭存锁每天都会走两个小时左右的山路来喂鸟,鸟儿竟也慢慢地不再害怕他。
久而久之,郭存锁喂养“凤凰”的事情便传开了,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摄影师前来拍摄,但一窝蜂的人会令红腹锦鸡受惊,郭存锁便把人都赶走了。
红腹锦鸡并非全年都需要郭存锁喂养,天气暖和时,它们会在深山中觅食,只有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到次年三月份这段寒冷的时间里,它们才会与郭存锁相依为伴。
但即便如此,为了它们,郭存锁还是放弃了进城生活,与五六名与他年龄相仿的老人孤单地留在破旧的小山村里。
郭存锁的身体并不好,腿部长有骨刺,腰间还打了钢板,却依旧迈着坚定地步伐一天两趟地往山上跑。
在他的细心照料下,红腹锦鸡的数量快速增加,等到2023年前后被媒体报道时,他饲养的红腹锦鸡数量已经超过40只。
“第一次看见几十只红腹锦鸡成群。”当地的林业局巡护员如此说道。
被广泛关注后,更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去观赏郭存锁的红腹锦鸡,他实在赶不完,便干脆转换思路,成为了观赏红腹锦鸡的“协调员”。
郭存锁自己修建了一条1000多米的平坦山路,以及一间30多米长的摄影棚,以供他人上山观赏或拍摄红腹锦鸡。
但来人需要提前预约,每天也只能有三四个人上去,这样便不会打扰红腹锦鸡的正常生活。
郭存锁说:“我不为钱,我的想法就是好好给它们喂养着,发展这个群体。”
二、饲养是对还是错?
郭存锁饲养红腹锦鸡,使其群体得到发展壮大,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大功一件,但也有专家指出,这一行为存在莫大隐患。
首先,人工喂养野生动物,会逐渐造成它们的依赖性,一旦失去这特殊的照顾,它们的生命或许会受到威胁。
其次,长时间投喂可能会对红腹锦鸡的体质造成损害,使它们的抗病能力减弱。
最后,人工投喂会使得红腹锦鸡过于信任人类,而这一点若是被心存不轨之人利用,会使它们遭受灭顶之灾。
客观来讲,这一看法并非不无道理,但正如争论已久的“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是对是错”的问题一样,答案并不绝对。
郭存锁老人被曝光之后,为了他能够更好地照顾红腹锦鸡,他被纳入了巡护员的行列,尝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待红腹锦鸡。
然而,到底是他“含辛茹苦”喂养了多年的生命,他又怎么舍得完全不管不顾呢?
严格来讲,郭存锁并没有“圈养”红腹锦鸡,只是在山林间投喂,他的善心,或许还是更值得赞扬的。
参考资料:
山西卫视《新闻午报》
由于平台规则,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,才会被认定为铁粉。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,可以点个“关注”,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。
